家庭NAS服务器用户说明

开发配件清单

配件名称 数量 规格参数
PI-SG565D 单板电脑 1块 移远PI-SG565D智能生态开发板Linux学习主板Python编程AI套件
更多规格参数,参考 PI-SG565D 单板电脑产品介绍 - QuecPi
USB-A 电源线充电器 1个 27W USB Type-C接口充电器 1.2米线长中规电源PD电源 适用于树莓派5代
USB-C DP 显示线 /HDMI 线 1根 规格:DP 1.4;线长:1m;接口:USB-C(公头)- USB-C(公头)
规格:HDMI 2.0;线长:1m;接口:HDMI-A(公头)-HDMI-D(公头)
网线 1根 线长:1m;传输速率:千兆;
SSD固态硬盘 1块 树莓派原装固态硬盘套件 含256GB高速固态硬盘和Raspberry Pi M.2 HAT+ 兼容PCIe Gen3 适用于树莓派5
CPU 散热风扇 1个 树莓派5代官方原装散热器带导热贴
显示屏 1个 HDMI显示器

配件实物参考

image-20251020151024905

开发准备

PI-SG565D 出厂默认搭载 Debian 13 系统镜像,因此无需再次烧录镜像,仅需按照如下步骤操作即可:

硬件连接步骤

  • 安装CPU散热风扇:先将散热风扇的排线插入单板电脑的FAN插槽中,然后将散热器上的两端固定在单板电脑预留的插孔中,如下:

image-20251017135403315

  • 安装SSD固态硬盘:首先安装3个尼龙柱,用3个短螺钉固定尼龙柱底部,然后再安装 GPIO 转接头,用力按压,保证所有的引脚都安装到位,接着再将 PCIe 转接线完全均匀地插入单板电脑的PCle 端口后,从两侧向下推动 PCle 接口的支架,将 PCIe 转接线牢牢固定到位。

安装完成后正面图:

image-20251017154640006

安装完成后背面图:

image-20251017174920100

安装完成后侧面图:

image-20251017155047092

最后将 M.2HAT+ 设置在尼龙柱顶部,并使用3个长螺钉,将 M.2HAT+ 固定到位。

image-20251017170504185

  • 显示连接:将 HDMI 线一端接入单板电脑的 HDMI 接口,另一端接入显示器的 HDMI 接口。

image-20251017144027933

  • 输入设备连接:将 USB 键盘、鼠标接入单板电脑的两个 USB-A 接口上,若用无线输入设备,将接收器插入 USB 口即可。

image-20251017144124363

  • 网络连接:将网线一端接入单板电脑的千兆网口,另一端接入路由器的网口(确保路由器已联网)。

image-20251017144224927

  • 跳线帽连接:单板电脑左上角标有AUTO_POWER_ON丝印的排针,确保已经用跳线帽短接。

image-20251017144330473

  • 供电连接:最后将 USB-A 电源线的 USB-A 端接入电源适配器,USB-C 端接入单板电脑的电源口(通常标注POWER IN)。

image-20251017172353513

  • 连接完成参考图 image-20251017171408602

实现步骤

  • 更新软件源
sudo apt-get update
  • 安装samba服务
sudo apt-get install samba
  • 创建对应的挂载文件夹
sudo mkdir /mnt/resource
  • 更改挂载文件夹的权限
sudo chown -R 用户名: /mnt/resource/
  • 查看硬盘信息

1.先查看每个分区对应的设备

awk 'NR > 2 {printf "%-10s %s\n", $4, $3 / 1024 / 1024 " GB"}' /proc/partitions

image-20251016202247363

2.查看需要挂载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(注:PI-SG565D板默认用ext4挂载,如果外接存储设备的文件类型系统不符合,需要重新格式化存储设备)

sudo blkid

image-20251016200134877

3.查看当前挂载情况(若/mnt/resource下已有挂载点则需要先卸载该挂载点 )

df -h

image-20251016172803110

4.查看对应分区的UUID及用户的uid和gid

ls -lha /dev/disk/by-uuid
id 用户名

image-20251016200316142

  • 修改配置文件

这里使用256GB固态硬盘作为NAS服务器,所以选择nvme0n1作为扩展分区进行挂载,修改fstab文件。

sudo vim /etc/fstab

在文件最后添加下面语句,添加完成后按下ESC+":",再输入wq回车保存退出。

#这里用ext4作为文件系统,参考上个步骤查询到的分区文件类型
#添加nofail选项,nofail选项允许在设备不存在时正常启动
UUID=上个步骤查询到的UUID /mnt/resource ext4 defaults,nofail 0 0

image-20251016201525703

  • 挂载设备
sudo mount /mnt/resource

image-20251016201719605

  • 配置samba用户
sudo smbpasswd -a 用户名

注:输入当前的用户名及密码,注意这里的用户必须是已经存在的linux用户

  • 修改samba配置文件

输入下面命令打开配置文件

sudo vim /etc/samba/smb.conf

在文件最后添加下面的语句(其中括号中是对外展示的磁盘名)

[resource]
    comment = Resource
    create mask =0777
    directory mask = 0777
    path = /mnt/resource
    valid users = pi
    read only = no
    vfs objects = catia fruit streams_xattr
  • 查看配置是否正确
sudo testparm -s

image-20251016144346485

  • 重启Samba服务
sudo systemctl restart smbd
sudo systemctl enable smbd
  • 测试挂载文件夹是否有相关权限,输入下面命令,测试文件出现则证明可以对该文件夹进行相关操作了
sudo -u 用户名 touch /mnt/resource/test_from_kane.txt

img

  • 在Windows CMD中测试下测试Samba共享连通性,有自定义的resource文件夹即证明NAS服务器搭建成功
net view \\[NAS_IP]

img

连接NAS服务器

  • 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(最简单)

  • 在PI-SG565D单板电脑的控制台依次输入命令,给予用户最高操作权限。

cd /mnt
sudo chmod 777 resource/
  • 接着在控制台输入ip address命令查询单板电脑的ip地址。

  • 打开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,在搜索栏输入"\\+单板电脑的ip地址",按下回车后,可以看到两个共享文件夹。

image-20251018113304151

  • 在windows文件资源管理器上打开 resource 文件夹后,用户就可以直接在挂载文件夹下进行添加、删除、修改等操作了。

img

  • SCP命令

  • 从Windows上传文件至NAS服务器。

scp "需要上传的文件路径" 单板电脑用户名@ip地址:/mnt/resource/
  • 从Windows上传整个文件夹至NAS服务器。
scp -r "需要上传的文件夹路径" 单板电脑用户名@ip地址:/mnt/resource/
  • 通过Casaos服务web访问NAS服务器

  • 为了确认所下载软件包的合法性,需要单板电脑上添加软件源的 GPG 密钥

#1.打开镜像源文件
sudo vim /etc/apt/source.list
#2.添加镜像源
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debian trixie main contrib non-free
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debian trixie-updates main contrib non-free
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debian-security trixie-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-free
#3.控制台输入下面命令添加软件源的GPG密钥
echo \  "deb [arch=amd64 signed-by=/usr/share/keyrings/docker-archive-keyring.gpg]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debian \  $(lsb_release -cs) stable" | sudo tee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docker.list > /dev/null
#4.添加保存后更新安装源
sudo apt update
  • 配置iptables 规则

检查当前使用的 iptables 版本,如果出现“no alternatives for iptables”,则需要安装 iptables-legacy。

sudo update-alternatives --config iptables

输入命令后显示:

img

可以看到我们的PI开发板使用的是iptables-nft策略, 在控制台提示中输入1(对应 /usr/sbin/iptables-legacy)并按下Enter键。

同理,输入下面命令切换 ip6tables,并在控制台提示中输入 1(对应 /usr/sbin/ip6tables-legacy)按下Enter键完成配置。

sudo update-alternatives --config ip6tables

img

  • 检查当前使用的 iptables 版本
sudo iptables --version

image-20251016151602949

显示 iptables-legacy的版本号即证明策略生效。

  • 安装 Docker
sudo apt install docker.io
  • 启动 Docker 服务
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
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
  • 检查 Docker 服务状态
sudo systemctl status docker

启动成功后如下:

img

  • 安装完整的wget
sudo apt install wget -y

出现下面的选项框后,直接回车即可。

img

  • 安装casaos服务
curl -fsSL https://get.casaos.io | sudo bash

复制安装成功后框红地方的网址至浏览器打开。

img

创建用户后登录进去点击Files,在Root目录下找到NAS服务器挂载的文件夹后,您就可以直接在这里进行上传、删除、修改等操作了。

img

image-20251016151457658